基督教主要宗派
天主教
1.隐修院修会
从隐修休会发展而来,后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隐修,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的基督教教会。主要包括本笃会、苦修会、克吕尼修会、西多会、加尔都西会等。
本笃会:529年,
本笃(一译尼狄克)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建造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院。主要规定包括 “ 发三愿”和咏唱“大日课”。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。
克吕尼修会:本笃会的一个分支,又称“重整本笃会”。该修会要求恢复本笃修道团严格的规矩,培育个人属灵的生活。史称“克吕尼修院改革运动”。
2.托钵修会
方济各会:又译法兰西斯派、小兄弟会。该会会规要求会士必须效忠教皇,并提倡过清贫生活,衣麻跣足,托钵行乞。会士间彼此互称“小兄弟”。
多明我会:又译多米尼克派、布道兄弟会。该会以布道为宗旨,着重劝化异教徒和排斥异端,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。
3.耶稣会
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,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,纪律森严,机构严密。正式会士需发四愿,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,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。
(东)正教
1.君士坦丁正教会
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。4世纪在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基础上形成。7世纪开始在正教中起领导作用,使正教传入东欧和东南欧各国。后因奥斯曼土耳其的侵入,逐渐失势,仅保留有
普世牧首的荣誉首席地
。
2.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
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,因埃及北部名城亚历山大而得名。现牧首尊称“亚历山大里亚和全非牧首”,府邸在
亚历山大。
3.安提阿正教会
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。因叙利亚古都安提阿而得名。现牧首尊称安提阿和全东方牧首,是由圣主教公会和组成全体大会的平信徒代表秘密选出,府邸在
大马士革。
4.耶路撒冷正教会
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。因基督教诞生地
耶路撒冷圣城而得名。其教会被称为所有教会之母。其职能之一是保护巴勒斯坦圣地。现牧首尊称为“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”。
5.希腊正教会
亦称“埃拉多斯正教会”。为希腊国教。源于1世纪下半叶保罗的传教活动,4世纪起受君士坦丁堡管辖,19世纪中叶,君士坦丁堡教会教会承认其自主地位。大主教府邸设在
雅典。
俄罗斯最大的正教组织。11世纪成立,原属
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,16世纪宣布自主。自主后的教会进行了改革,统一了礼仪,修订了俄译本《圣经》,后又取消
牧首制改为主教公会制。1943年牧首制恢复。现为正教中最大的自主教会。
(基督)新教
1.路德宗
亦称“
信义宗”。因以马丁·路德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。,强调“
因信称义”,认为人的得救在于信仰上帝,强调《圣经》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,主张建立不受
罗马教廷管辖的民族教会,采用民族语言和礼仪的形式。
2.加尔文宗
亦称“
归正宗”、“
长老宗”。因以
加尔文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。主张《圣经》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,强调因信称义,宣扬上帝预定,并在教会建立
长老制。
3.安立甘宗
即“
圣公会”。16世纪30年代,从罗马教会中独立出来,但在教义、礼仪、组织制度等方面则保留了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传统。同时也具有新教的基本信仰如坚持《圣经》为教义的最高权威等。
4.公理宗
采用公理制形式。公理会的多数教派采用正统
加尔文派的观点,强调信仰自由、个人与上帝的圣约。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,由教徒公众管理;教徒行政上没有各级总机构,只有团契联谊组织。
5.浸礼宗
17世纪初,浸礼宗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派。反对婴儿受洗,坚持成人施洗;主张全浸符合《圣经》原则,是合法的洗礼方式。
6.卫斯理宗
灵恩派,即圣灵降临派。强调基督是上帝启示的中心,
圣灵的位格是建立在与圣父圣子的关系之上,所以圣灵不只是圣灵本身,同时也是
圣父的灵和
圣子的灵。
8.福音派
亦称“新福音派”。强调耶稣基督福音、个人悔改得救、以圣经为唯一信仰基础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及其信徒的通称。福音派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基督教派之一。